「弔詭的民主意識覺醒」

我從小到大都有寫日記的習慣。仔細推想原因,覺得應該是記性不好,不寫下來就絕對想不起來三天前的事情。

我的頭腦好像沒辦法嵌入時間軸這概念 -分章節講解或重要事件還能理解,但稍微排列組合一下:「1945年期間德國跟美國分別的局勢如何」「元朝的時候台灣在幹嘛」「高二那年的畢業舞會是跳了哪一首歌」」就完全沒辦法想像。理所當然地歷史一直不太行,也對政治相當冷感。

大學交換學生那年,如果被問到兩岸的問題,都準備了很淺的回答含糊過去「嗯這說來話長,總之我們是個國家,但經濟上沒有中國不行。」,好像就也不會有接續的發問。

兩年多前來了法國,頭一個禮拜暫時短租遇到兩個大陸室友,人很親切。住兩週要搬走時大家一起吃飯小酌,其中一個感覺精明的女生突然背了一遍他們所學的中台歷史,然後眼神銳利地問我:「那你們的課本是怎麼教的呢?」我默默想了一遍《台灣歷史篇》那模糊的標題,然後說:「啊~大家喝酒。」

不管你逃到哪裡,都逃不離你自己。

沒錯,腦中沒有時間軸的蝦公我終究還是要來面對這個基因缺陷。

2019這年請了線上的法語家教,老師是個五十來歲的和善阿伯,學生時代主修的是亞洲文化,對於中台港時事寥若指掌,世界史也倒背如流,手邊還正在閱讀一本關於香港的軍事科幻小說,裡面隱喻了台灣淒慘的下場,因為逐漸符合時事,所以被視為是某種高明的預言小說。

聽法國阿伯講解亞洲局勢、常被考驗的我(「請妳概述一下台灣電視頻道的發展」『呃…我其實不是很常看電視』)意外地產生一些好奇,也漸漸開始修補自己殘破的記憶。

香港這年動盪不安,緊追著網路上的報導讓我感到人生第一次對政治的強烈感觸 (配上法國阿伯每週的討論),尤其看了Netflix(帥啊)的黃之鋒紀錄片,對於那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,心中相當亢奮,同時想到「那甚至是受到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影響啊!」 地深深感到佩服。

內心澎湃的我很想找人討論,也因此逐漸發現事情的弔詭。

家裡的人都持相當不同的意見。爸媽希望孩子對於政治不要過問,乖乖地盡本分、唸好書賺大錢。

阿姨私下傳訊說:「不要在臉書上發表這些,會留下紀錄…」突然闖出柵欄、定了快閃機票回台灣投票的我驚嚇到大家,我哥第一句回應:「哇靠你政治熱中喔?」害我退了一步,確定自己應該是沒有瘋。

這麼多年第一次理解:歷史不好是我的錯,但「政治冷感」是一種原因繁複的病症。

在善於表達意見、高中必修哲學,不滿必罷工的法國,基本上我還沒遇到對政治不聞不問的人,但在我的台灣朋友裡,明顯分成政治狂熱跟立場不明兩種。

重讀了一下台灣歷史的時間軸,翻了《被扭曲的台灣史》,雖然早就知道歷史課本各說各話,但台灣的遭遇本來弔詭,從出生到現在深信不疑「我們有獨立主權」的我,退一步想:

我們真的當過自己的主人嗎?我們是誰?我是誰?

過去的模糊無法被澄清或改寫,但未來—無論好壞,我們可以很確信擁有民主自由的權利,可以堅持擁有自己的信念。

每個人情況不同,你絕對可以有不同的立場 —但請記得,能有不同立場的本質,就已是非常珍貴的權利。我由衷希望走在自由前線的寶島台灣,能永久地保持下去。

1/11一起去投票喔!


後記

快閃台灣,見了家人朋友,夜夜笙歌到五點,樂不思蜀。

跟朋友吃飯的同時票距已拉開,安心。當選後,還需繼續觀察。這不是結尾,也不是結尾的開始,而是開始的結尾。台灣加油。

In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