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1222
Bill Plympton,SVA畢業,從插畫漫畫起家,是當代手繪動畫大師,風格寫實但誇張,故事風格多為辛辣的黑色幽默。著名的作品如奧斯卡提名的《Your Face》和短片影集《Guard Dog》,也在MTV發表不少作品,在2D動畫和獨立動畫電影界有不可動搖的地位。(但我覺得更神的還有幫Kanye West作的MV…)
若你對動畫的複雜程度與時間和勞力投入密集有點概念,就知道獨立製作不是件容易的事,而獨立製作動畫長片更是難上加難。
這位紐約的動畫大師不僅做了七部長片,還通通自己畫。
自己畫!
我通常跟人家這樣說,如果動畫史有課本,那Bill絕對會被寫在紐約這一章。不過獨立電影畢竟小眾,教我動畫史的老師也是個歐洲人,(Bill風靡歐洲動畫圈,娶了法國老婆生下天使一般的小孩一點都不奇怪)可能不是做2D的人就不見得聽過。但對動畫藝術的同好來說,Bill大概是獨立動畫電影帝王一般的存在。

說回我為什麼有機會到他的工作室實習,是因為暑期我在紐約另家動畫廣告公司時認識了前任實習生。一聽說Bill的工作室居然可以實習我非常激動,畢竟學動畫第一年時看到他的《Your Face》就像被雷打到一樣,那部可是炫耀2D技巧的極致之作啊!。兩個同事有著黃金打造的善心,把膝蓋軟的我扶起來,說可以幫我介紹過去。
當時是夏天,Bill剛做完長片《Revengeance》,同事都有參與,在碼頭邊的餐廳舉辦了wrap up派對。雖然同事覺得無所謂,即使在美麗夏日午後的河畔邊我還是深深有種亂入感,畢竟獨立工作室經費有限,在算人頭發啤酒的時候我立刻感到想回家了(笑)。那天見到Bill本人令我很緊張,但讓我再度感受到「我在紐約啊!」的大城市感嘆。上一次的大城市感嘆是上家在LA實習公司的活動,拿餐點時跟前方的老人聊了幾句五四三,渾然驚覺他是設計星際大戰片頭的大師。「快醒來!我在一個隨時會見到經典人物地方啊!」的感嘆實在來得太遲,大師已經上台去接受老闆們的跪拜了。(沒有拉)
總之後來回台灣前,菩薩同事帶我實際去Bill的工作室走一趟,我故作鎮定其實緊張死了,但Bill早已習慣千萬個慕名而來的粉絲,SOP跑完(招呼-握手-簽名信片)就去工作了,留下我們三人瞬間把自尊心往肩後拋,開始挖掘他不要的原畫箱,能扛多少就扛多少走(已叫好Uber)
當時他們剛做完長片,主要是後續宣傳和跑影展,不太需要實習生。我和紐約的朋友們笑著說「也許我冬天還會回來啦~」就微微抱著遺憾地回台灣了。我不時寫信煩製片,她也很耐心地不斷跟我說「會再跟我聯繫」。結果十一月真的等到職缺,我立刻訂了機票,決定不多不少就用旅遊簽證回去一個月,當作投資履歷。(或是純粹以後可以拿來說嘴)
冬天在那裏,好像各個公司都比較chill一點,實際上我製作的部分也相當輕鬆,工作量很少,後期包括掃描、上色、合成等都跑過一次,認識了一下他們工作室檔案管理方式,偶爾從Bill、製作人和Bill老婆(色彩設計)的談話中得到一些新的資訊。Bill還是堅持on paper,整體製作流程相當老派但還是有參考價值。在重複的工作中抬起頭來就是他長片的海報,不斷提醒自己「我的目標就在那裡啊!」
Bill今日的成就差不多就是每個動畫藝術工作者的美夢成真:做自己風格的片子,不追求完美、以量取勝,和細緻精美的日本動畫長片比起來,Bill的畫面中充滿生命力以及多年對繪畫熱忱產生的結晶。名字傳頌在各大影展,接得到大案子,觀眾喜歡他說的故事,被他的笑點娛樂,或單純崇尚他美術上的個人特色。最棒的不是他「曾經有過經典作品」,而是「還被大家期待下一部作品」。至少我是這樣看待的啦。跟同事下班去喝一杯時,結論總是以「我也要成為下個Bill!」「我也要打造一個自己的帝國!」「那你記得要雇用我!」進行一種動畫師間的相濡以沫。
說是這樣說,我也還是很清楚時勢造英雄的道理。不過,即使我們遇不到黃金年代,也要知道這是個正向力為上的世紀,先以Bill或小野二郎鍛鍊自己的精神為總指標,讓自己隨時準備好面對機會。我倒不覺得Bill有哪種要成為誰或幹掉誰的野心,他就是熱愛畫圖,每天五點醒來就是不斷練習,持續到今天,然後清楚自己要什麼、市場要什麼,從中獲取平衡。每個人的長處不同,路也不同,結果當然也不同,但我覺得設立明確目標並努力不懈,身邊有這樣的人提醒自己生存的意義,一定有天可以成功。
這趟最大的收穫就是再度提醒自己的熱情。不僅動畫,音樂、跳舞也是,日後慢談。

接著就是些不太重要的流水帳。
紐約一個月除了實習外也跑去之前工作室打游擊,都在中城一帶,每天見到充滿生氣的街道,品味良好的餐館,雖忙但和善的人們,手機裡都是些朝氣蓬勃的soul/funk歌曲,在律動與鍛鍊中重新愛上自己的身體。在老友與優秀室友的幫助與陪伴下,每天都活得相當用力而充滿自信。(晚上12點就很沒有活力地睡了)
離開的那天突然下起雪來,雖然帝國大哥沒變成橘色,我還是覺得這城市在對我說「下季待續!」下次回來,一定要是用能工作的簽證抬頭挺胸地回來,2019的仲萱,就期待你的表現了。(2019的仲萱,你是不是正在刪除這篇網誌)
時間很短,回來後瞬間跟原本的生活接軌,被父母餵食,兩天內調整回秋季穿著,不知為何濕氣重讓自己很顯得沒精神。交感神經即刻take over,睡眠再度減少與提早,想著這樣也不錯,在太陽出來前就已經鬼混完準備好做事情了。打算照著朋友的morning ritual試試看,早上就開啟飛航模式,把該做的例行公事搞定(他是冥想、寫作、畫圖)。我對冥想的練習目前還是很失敗,交感神經大哥還是讓我腦子停不下來,連手錶也來提醒我放鬆多走動(走8000步會發射小火箭),這方面也要不斷持續練習。
三木谷浩史說「改善是平凡人成為天才的方法」,想著這句話還有Bill,就能精神飽滿地開啟筆電拿起筆。(然後…先看一集慾望城市…)不過關於他的觀點還有更多的體會,也許下篇能做更深入的討論。
14個月的美國夢就在這先啪司一下。在人生進入下個篇章前正好有兩個月的時間,正好能做些自己的東西,並持續學習與鍛鍊,再慢慢與大家分享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