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台北543」

回台北了。

八個月洛杉磯三個月紐約,兩個城市感覺是兩年。這年是人生另個分水嶺,2011的我在愛爾蘭回台灣的飛機上爆哭,但這次只冷靜地看了幾部好片,不小心在日本待一晚(我只想回家而已為什麼要整我)就到台北了。照慣例沒有被家人接到。(爹娘,你們都不看Line的)

我雖然很喜歡NY,不想跟那邊一群朋友說再見(每個都勸我找個紐約人結婚是什麼意思),也想回那邊工作,但這一年我沒什麼悔恨,很夠很值真的感謝MOE(的錢)。下次回來我想不是等級提升,就是回來打黑工了。這年到底幹了什麼,待我在這仲萱網誌第三代娓娓道來。

因為被剪了一個很返老還童的髮型,讓我完全喪失跟朋友快速重新連結的動力。自從下定決心剃度入深山學動畫後,離台北朋友與跳舞圈已四年不見,加上現在重新回到一個視覺上(某種程度)與溫度上都不是很宜人的環境令我很焦慮,滿滿的近鄉情怯。突然失去工作環境的我還在努力適應,幾個月後的我會在哪裡也毫無頭緒。這個時尊我也只好去拜拜。(!)

我家是一個訓練心智與專心程度的地方(你也是吧,不要騙我),加上調不太回來的時差讓我很迷茫,發現會不小心轉來轉去的我只好立刻先打自己兩巴掌,然後訂定原則來遵守。前一張貼在桌前的紙條寫著「不該做的事不要做,該做的事馬上做」,撕掉寫上:

  • Learn 學習
  • Workout 運動
  • Get things done 該做的事情做完

學習

先學好英文,就能開啟無遠弗屆的學習之路

回頭看時,人生每個點都會漸漸連起來,你做過的每件事都是有意義的,可能現階段還不知道而已。(但是我目前實在還想不到大學對我的意義何在。)

不過呢,就因為對我的系沒有愛,所以我把一切時間都花在唸英文上(還有舞團)。研究所換跑道後,很慶幸我沒有跟英文不熟,因為美國的學習資源真的海一般,打對關鍵字就能一路游下去,不管你是什麼專業都找得到有心人士做的教學。

只要付點錢,人人能用網路上大師班

美國的大師們都很懂如何開財路!(迪士尼們都馬有自己的副業…像是同事借我看Aaron Blaise的角色設計課)付費跟免費的都有,Youtube跟Vimeo就有一堆甚至有系統的教學。付費的我自己用過Lynda,但之前學設計與動畫都用Digital Tutor(已改Plural Sight),還很著迷某個講師,覺得天天聽他的聲音像是交了新男友(我開玩笑的)。其他就是需要什麼就打關鍵字搜尋。

上次無意間關注了一下在USC教過我基礎動畫的迪士尼Eric Goldberg(Google一下就知道有多神…),找到他和Wacom合作的這個影片真的相當驚人 – 畫阿拉燈神丁精靈的大師教你如何使用Cintiq性感的27吋數位版!就像Glen Keane用Tilt Brush一樣意思,這些傳奇老人都一直不斷接觸最新科技,我們怎能停止學習?

(Eric是真的超會用Mac系統,他上課的keynote簡直完美,若想要pdf可以偷偷跟我說…)

對自己的投資

我兩個實習的同事影響我很大一點就是對自己的投資。他們都是小資族,但都願意把錢花在畫室、線上學習(但跟我坦承有時買太多也沒時間看)或自己想贊助的藝術家身上。他們沒有明星學歷,只靠網路自主學習走到這步,真的很勵志。

他們之前都待過Bill Plymton的工作室,說Bill每天早上五點起來就畫個不停,從青少年一路畫到現在(好像七十來歲)。同事總說「我也要當下個Bill,創造自己的王國」,之前他生病一年無法下病床,不做別的就是一直畫,後來我跟他去每週一次的人體速寫,他畫的又快又好。問他訣竅,他推薦了我Michael Hampton的人體素描書(呃!這裡就有免費的),我當場就是放入Amazon推車,每天通勤的時候拿那一大本裸體書刊在地鐵上看。(我離開紐約前他們還帶我去Bill工作室參觀引薦,除了得到迷妹合照外我們三個還幹走不少原畫。)

總之厲害的美國人真的沒有停止學習。USC的課程結束讓我有點感慨,但發現網路是無止盡的,只要你想,隨時都能把自己浸泡在學習的狀態下,一點藉口都沒有。


運動

運動的重要性也不用多說,相關的專業部落格只要打「健身」「FIT」關鍵字就有海量。

值得一提的我有週期性的低落情緒,最近發現運動就是找尋已久的解藥,一身大汗的時候正面能量簡直四射!我倒也不追求那種健美辣妹的光芒,只求成為結實健康、抬頭挺胸的好漢一條。無氧加有氧是你的好夥伴。紐約認識一位(說拜拜很有用)的大哥,他說「一次運動一個半小時,隔一兩天運動一次,算算一週也花不了你多少時間」我覺得很有道理。把刷社群網站還有分心後再進入狀況使用的時間通通拿來運動吧!朋友。還有練習少量多餐,盡量只讓最營養健康的食材通過身體,其他的,你不需要。


該做的事情快做!

後來覺得自己有個毛病是花太多時間在規劃,寫schedule book之類的。認識一些拍電影的人後,發現他們總是進入要同時處理超多事的混亂中,根本沒時間規劃做就對了,然後片拍完超有成就感因為事情就是做完了。

把腦筋跟時間拿來直接做順位第一要緊的事情,一天使用6-8小時(自己斟酌,最能有創意有精神的時段),也不用超過,例如達到該有的工作進度、完成一個作品、或完整的一段學習。剩下睡眠前的時間做什麼都不會有罪惡感,來看看書跟文章,畫閒圖,見朋友,或打掃家裡,多好。


我的話呢,一天的開始看些教學影片可以幫助我進入工作狀態,睡不著就開Netflix看紀錄片,低潮的時候看看TED或這個podcast,寂寞就找些音樂活動和朋友產生連結,喝酒聽音樂感受活著的力量。還有記得補充幽默感!很閒的話看看:

  • Bill Bryson(史上最好笑旅遊作家…我覺得中文版更智障)
  • Irvine Welsh(成人向小說,那種面對爛透現狀的隨性生活哲理你真的想不到。猜火車續集2017啊啊啊)
  • Broad City(超展開紐約影集,爆衝雙人組的怒吼實在很紓壓,而且一季比一季屌!2017續訂!!!)

Starve your ego, feed your soul. 未來還在霧裡面,我想那是種要你認真對待眼前一切的徵兆。然後我發現我今天打這篇打這麼久,上面講的好像一項也沒做到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